中華星座,也稱為中國星官或中國星座,是中國古代天文學家對天空中恆星的劃分和命名系統。與西方星座不同,中華星座的劃分基於中國古代的文化、神話和歷史背景,具有獨特的命名方式和象徵意義。
中國星官系統起源於古代,最早可以追溯到戰國時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並在漢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和完善。中國星官系統將天空劃分為「三垣」和「二十八宿」兩大體系。
三垣:
二十八宿:
中華星座的命名通常與神話、歷史人物、動物、器物等有關。例如,織女星(織女一)和牛郎星(河鼓二)是中國著名的星官,與「牛郎織女」的神話故事密切相關。
中華星座系統不僅在天文學上有重要意義,還深刻影響了中國的文化、藝術、宗教和哲學,成為中國古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