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骨算命,又稱「骨重算命」,是一種源自中國古代的命理學說,屬於八字算命的一種變體。其核心思想是通過計算一個人出生年、月、日、時的「骨重」來推測其一生的命運、性格、財運、婚姻等方面的吉凶禍福。
稱骨算命最早可追溯到唐代,相傳由唐代著名道士袁天罡所創。袁天罡是唐代著名的天文學家、命理學家,他與李淳風合著的《推背圖》是古代著名的預言書。稱骨算命的理論基礎與八字算命類似,但更加簡化,主要通過「骨重」來評判命運。
稱骨算命的核心是將一個人的出生年、月、日、時分別對應一個「重量」,然後將這些重量相加,得到總骨重。總骨重越高,代表命運越好;反之,則命運較差。以下是稱骨算命的基本步驟:
將年、月、日、時的骨重相加,得到總骨重。總骨重通常在2兩到7兩之間,每個重量區間對應不同的命運解讀。
總骨重對應的命運解讀通常分為以下幾類:
稱骨算命雖然簡單易行,但其準確性受到廣泛質疑。它過於依賴出生時間的簡單對應,忽略了個人努力、環境因素等對命運的影響。因此,稱骨算命更多被視為一種傳統文化娛樂形式,而非科學的命理預測方法。
稱骨算命是中國古代命理學中的一種簡化算命方法,通過計算出生年、月、日、時的「骨重」來推測命運。雖然其理論簡單易懂,但由於缺乏科學依據,現代人更多將其視為一種文化傳統或娛樂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