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務中心理論PPT大綱
1. 簡介
- 任務中心理論(Task-Centered Theory)是一種短期、目標導向的社會工作介入模式。
- 起源於1970年代,由Reid和Epstein提出。
- 主要目標是幫助個案在有限的時間內解決具體問題。
2. 理論核心概念
- 任務導向:聚焦於具體、可操作的任務。
- 時間限制:通常為6-12次會談。
- 個案參與:強調個案的主動參與和責任。
- 問題解決:針對明確的問題進行介入。
3. 理論架構
- 問題識別:與個案共同確定需要解決的問題。
- 任務設定:制定具體、可衡量的任務。
- 任務執行:個案在會談之間完成任務。
- 評估與回饋:定期評估任務進展並調整策略。
4. 應用領域
5. 優點與限制
- 優點:
- 短期、高效。
- 強調個案自主性。
- 適用於多種問題情境。
- 限制:
- 不適合複雜或長期問題。
- 需要個案具備一定的動機和能力。
6. 案例分析
- 案例背景介紹。
- 問題識別與任務設定。
- 任務執行過程。
- 結果評估與回饋。
7. 結論
- 任務中心理論是一種實用且有效的介入模式。
- 適用於需要快速解決具體問題的情境。
- 未來研究方向與應用擴展。
8. 參考文獻
- Reid, W. J., & Epstein, L. (1972). Task-Centered Casew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 其他相關文獻。
9. Q&A
以上為任務中心理論PPT的大綱,可根據實際需求調整內容與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