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余鐘磬音如夢」這句詩出自唐代詩人王維的《鹿柴》,全詩為:「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但余鐘磬音如夢,夜靜春山空。」這句詩描繪了一種幽靜而深遠的意境,鐘磬的聲音在寂靜的山谷中迴蕩,仿佛夢境一般,給人以無限的遐想和寧靜的感受。
王維是唐代著名的詩人和畫家,他的詩作多以山水田園為題材,風格清新淡雅,富有畫意,被後人譽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鹿柴》這首詩通過對自然景觀的細膩描繪,表達了詩人對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對世俗生活的超脫態度。
在這句詩中,「鐘磬音」指的是寺廟中的鐘聲和磬聲,這些聲音在空曠的山谷中迴蕩,給人一種超脫塵世的感覺。「如夢」則形容這種聲音的虛幻和飄渺,仿佛夢境一般,既真實又不可捉摸。整句詩通過對聲音的描寫,營造了一種寧靜、幽遠、超然的氛圍,使讀者仿佛也置身於那個寂靜的山谷之中,感受著那份寧靜與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