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坐章》出自《論語·先進》篇,主要記錄了孔子與四位弟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的對話,通過他們的言行展現了各自的性格特點。
子路:子路性格直率、豪爽,充滿自信。他毫不掩飾自己的志向,直言自己可以在三年內治理好一個中等國家,使其軍民勇敢且懂得禮儀。他的回答展現了其勇猛果敢的性格,但也顯得有些自負。
曾皙:曾皙性格從容淡定,富有理想主義色彩。當其他弟子談論治國理想時,他卻描繪了一幅與世無爭的田園生活圖景,表達了追求內心平和與自然和諧的志向。他的回答體現了其超然物外的性格特點。
冉有:冉有性格謙遜務實,注重實際。他提出自己可以在三年內讓一個小國百姓富足,但對禮樂教化則表示需要等待賢人。他的回答展現了其踏實穩重的性格。
公西華:公西華性格謙恭有禮,注重禮儀。他謙虛地表示自己願意擔任宗廟祭祀的小相,學習禮儀事務。他的回答體現了其謹慎謙遜的性格。
孔子對不同弟子的回答給予了不同的評價,既肯定了他們的志向,也指出了各自的不足。通過這段對話,四位弟子的性格特點躍然紙上,同時也反映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