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和心理理論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儘管它們都與理解他人的心理狀態有關,但在定義和套用上存在顯著差異。
共情(Empathy)
共情是指個體能夠感受和理解他人的情感狀態,並對他人的情緒產生共鳴。共情通常涉及情感上的反應,比如看到他人痛苦時,自己也會感到難過。共情可以分為兩種類型:
共情的核心是情感上的連線和體驗,強調「感同身受」。
心理理論(Theory of Mind, ToM)
心理理論是指個體能夠理解並推斷他人的心理狀態(如信念、意圖、欲望等),並預測他人的行為。它是一種認知能力,涉及邏輯推理和假設。例如,當一個人知道他人有錯誤的信念時,能夠預測他人會基於這種錯誤信念採取行動。
心理理論的核心是認知層面的理解和推理,強調「理解他人的想法」。
主要區別
簡而言之,共情是「感同身受」,而心理理論是「理解他人想法」。兩者在人際互動中都起著重要作用,但機制和表現形式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