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湯問》是戰國時期列子所著的一部哲學著作,其中包含了許多寓言故事和哲學思想。其中關於解夢的部分,原文如下:
「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蝴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
這段話的意思是:從前,莊子夢見自己變成了一隻蝴蝶,栩栩如生,自認為非常快樂。他不知道自己其實是莊子。突然醒來,又回到了自己的身體。他不知道是自己夢見變成了蝴蝶,還是蝴蝶夢見變成了自己。莊子與蝴蝶,必然有分別。這就是所謂的物化。
這段話反映了莊子對於夢境與現實、自我與外物的哲學思考。他認為,夢境與現實、自我與外物之間存在著一種微妙的關係,夢境中的事物與現實中的事物可能並無區別,而夢境與現實之間的界限也並不明確。這種思想體現了莊子「道法自然」的哲學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