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星座的排序源於古希臘天文學,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紀的巴比倫天文學。古希臘天文學家將黃道帶劃分為12個等份,每個等份對應一個星座,形成了我們熟知的十二星座系統。
具體來說,十二星座的排序與太陽在黃道帶上的運行軌跡有關。太陽在一年中依次經過這12個星座,每個星座大約占據30度的黃道帶區域。這種排序方式在古希臘時期被正式確立,並一直沿用至今。
十二星座的順序如下:
這種排序方式不僅用於占星學,也在天文學中具有重要意義。隨著時間的推移,星座的位置會因歲差現象發生微小變化,但十二星座的基本順序和劃分方式仍然保持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