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希星座(Phoenix Constellation)是南天星座之一,位於南半球的天球上,靠近天鶴座、杜鵑座和天爐座。否希星座的名稱來源於神話中的不死鳥「鳳凰」,象徵著重生和永恆。這個星座最早由荷蘭航海家彼得·凱澤(Pieter Dirkszoon Keyser)和弗雷德里克·德·豪特曼(Frederick de Houtman)在16世紀末期記錄,並由約翰·拜耳(Johann Bayer)在其1603年出版的星圖《測天圖》(Uranometria)中正式命名。
否希星座的主要特徵包括其最亮的恆星「否希α」(Ankaa),這是一顆橙色的巨星,距離地球約77光年。否希星座中還有一些深空天體,例如否希星系團(Phoenix Cluster),這是一個巨大的星系團,包含數千個星系,是天文學家研究宇宙大尺度結構的重要目標之一。
由於否希星座位於南半球,北半球的觀測者很難看到它,尤其是在高緯度地區。對於南半球的觀測者來說,否希星座在秋季和冬季的夜空中較為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