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夢大,典出《論語·述而》,孔子曾說:「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這裡的「周公」指的是西周初年的政治家周公旦,他是周文王的兒子,周武王的弟弟,曾輔佐武王伐紂,建立周朝,後又輔佐成王,制定禮樂制度,為後世所尊崇。
孔子之所以提到「夢見周公」,是因為周公在儒家思想中象徵著禮樂制度的完善和道德政治的典範。孔子晚年感嘆自己年老力衰,不再夢見周公,表達了他對周公所代表的理想政治和道德境界的嚮往,同時也流露出對自己未能實現理想的遺憾。
「周公夢大」後來被用來形容對理想政治和道德境界的追求,以及對未能實現理想的感慨。這個典故也反映了儒家對周公的尊崇和對禮樂制度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