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夢身手靈活,這一典故源自《莊子·齊物論》中的「昔者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胡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這段文字描述了莊子夢見自己變成蝴蝶,醒來後不知是莊子夢到了蝴蝶,還是蝴蝶夢到了莊子。這種物我兩忘的境界,體現了道家哲學中「物化」的思想。
在道家看來,宇宙萬物都是相互聯繫、相互轉化的,沒有絕對的界限。莊子通過這個夢境,表達了對現實與夢境、自我與他者之間界限的質疑,以及對自由、無拘無束生活狀態的嚮往。這種思想影響了後世許多文人墨客,成為中國文化中一個重要的哲學命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