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戒子》出自《尚書·周書·康誥》,是周公旦對其子康叔的訓誡之辭。周公旦是周武王的弟弟,周成王的叔父,他在周成王年幼時攝政,輔佐周朝穩定政權。周公在康叔被封於衛地時,寫下這篇訓誡,告誡康叔如何治理國家、善待百姓。
以下是《周公戒子》的部分內容及其翻譯:
原文: 「嗚呼!小子封,敬哉!無作怨,勿用非謀非彝,蔽時忱。丕則敏德,用康乃心,顧乃德,遠乃猷,裕乃以民寧,不汝瑕殄。」
翻譯: 「唉!年輕的封啊,你要謹慎啊!不要製造怨恨,不要採用不正當的計謀和不合法的手段,以免遮蔽你的誠心。要努力修德,用德行來安定你的內心,反省你的德行,遠謀你的計畫,寬厚待人以使百姓安寧,這樣你就不會有過錯而被上天拋棄。」
周公的訓誡強調了德行的重要性,告誡康叔要以德治國,善待百姓,遠離奸邪,保持內心的正直與忠誠。這篇訓誡不僅是對康叔的教導,也是後世治國理政的重要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