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握髮吐哺,是中國古代一個著名的典故,出自《史記·魯周公世家》。周公,即姬旦,是周武王的弟弟,周成王的叔父,因其封地在周(今陝西岐山),故稱周公。他是西周初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被後人尊為「元聖」。
這個典故講述了周公為了國家大事,廢寢忘食,甚至連吃飯和梳洗的時間都用來處理政務。具體來說,「握髮」指的是周公在洗頭時,為了不耽誤處理緊急政務,握著濕發就出來接見來訪者;「吐哺」則是指他在吃飯時,為了不耽誤時間,把嘴裡的食物吐出來,立即去處理國家大事。
這個典故體現了周公勤政愛民、無私奉獻的精神,後來常被用來形容那些為了國家或集體利益,不惜犧牲個人休息和享受,盡心盡力工作的人。周公的這種精神,對中國後世的政治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