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請求代替武王死的冊書,源於《尚書·金縢》篇中的記載。這一事件發生在周武王重病之際,周公作為武王的弟弟和重要的輔政大臣,深感憂慮。為了挽救武王的生命,周公決定向祖先神靈祈求,願意以自己的生命代替武王去死,以此表達對國家和君主的忠誠。
周公在冊書中寫道,自己願意承擔武王的病痛和死亡,以換取武王的康復和國家的安定。他將冊書藏於金縢(一種金屬封裝的匣子)中,以示虔誠和保密。後來,武王的病情確實有所好轉,周公的忠誠和犧牲精神也因此被後人傳頌。
這一事件不僅體現了周公對武王的深厚情感和對國家的責任感,也反映了古代中國「忠君愛國」的思想傳統。周公的行為成為後世忠臣的典範,被歷代史書和文學作品廣泛傳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