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名旦,是周文王姬昌的第四子,周武王姬發的弟弟,西周初年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被尊為「元聖」和儒學先驅。周公在周武王去世後,輔佐年幼的成王,攝政七年,平定三監之亂,鞏固了周朝的統治。他制定了一系列的禮樂制度,對後世影響深遠,尤其是「周公制禮作樂」,奠定了中國封建社會的基本政治和文化框架。周公的思想和事跡被後人廣泛傳頌,其「敬天保民」的政治理念和「明德慎罰」的治國原則,成為儒家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周公的封地在魯(今山東曲阜),但他本人並未就封,而是留在中央輔政。周公去世後,被追封為魯公,其子孫世代承襲魯國國君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