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是中國古代文化中關於夢境解析的一種傳統方式,起源於周公旦(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的夢境記錄。在《周公解夢》一書中,將夢境歸納為六字:「吉凶悔吝,憂樂苦樂」。
這六字分別代表了夢境的六種基本性質:
周公解夢認為,通過分析夢境中的各種元素,如人物、動物、顏色、地點等,可以解讀出夢境背後的吉凶禍福,從而對個人的生活、工作和決策提供一定的指導。當然,現代心理學認為夢境是人的潛意識活動的反映,周公解夢更多是一種文化傳統和民間信仰,其科學性有待進一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