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是中國古代一部著名的解夢書籍,作者為周公旦,即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是周朝的開國元勛之一。周公解夢以易經為基礎,結合古代的占卜文化,對各種夢境進行了解釋和解讀。
以下是《周公解夢》中關於「筊」的一段原文:
筊者,占卜之具也。古之人,以筊占吉凶,以決疑惑。筊之形,一為陽,一為陰,陽為天,陰為地,天地交泰,萬物鹹亨。筊之用,以問天問地,以決疑慮,以知吉凶。
其文曰:「筊者,天地之象也。一為陽,一為陰,陽為天,陰為地。天地交泰,萬物鹹亨。是以筊之用,可以問天問地,以決疑慮,以知吉凶。」
這段原文主要講述了筊的起源、形狀以及用途。筊作為古代占卜的工具,通過陰陽兩面的變化,來預測吉凶,解答疑惑。周公解夢認為,筊的運用可以問天問地,以決疑慮,從而得知吉凶。這體現了中國古代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及占卜文化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