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手指,也稱為咬甲症,是一種常見的習慣性行為,通常表現為反覆咬指甲或手指周圍的皮膚。這種行為可能由多種心理因素引起,包括焦慮、壓力、無聊或強迫症傾向。在心理學中,啃手指有時被視為一種自我安慰的行為,類似於吮吸拇指或咬筆。
長期啃手指不僅可能導致手指皮膚和指甲的損傷,還可能引發感染或其他健康問題。如果這種行為嚴重影響到個人的日常生活或心理健康,建議尋求專業的心理諮詢或治療。通過認知行為療法等方法,可以幫助個體識別並改變這種行為模式,從而改善心理健康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