囤積症,又稱為強迫性囤積症(Compulsive Hoarding),是一種心理障礙,表現為個體持續難以丟棄或與物品分離,導致居住空間被大量物品占據,甚至影響日常生活功能。囤積症患者通常對物品賦予過度的情感價值,認為這些物品未來可能會有用,或者丟棄它們會帶來強烈的焦慮和痛苦。
囤積症的核心特徵包括:
囤積症的原因可能涉及多種因素,包括遺傳、腦部功能異常、童年經歷(如物質匱乏或情感創傷)以及心理健康問題(如焦慮症、抑鬱症或強迫症)。治療囤積症通常需要綜合性的心理干預,如認知行為療法(CBT),幫助患者重新評估對物品的認知,並逐步減少囤積行為。在某些情況下,藥物治療也可能被用於緩解相關的焦慮或抑鬱症狀。
如果身邊有人表現出囤積症的症狀,建議儘早尋求專業心理幫助,避免問題進一步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