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星座是指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正式認可的88個星座。這些星座覆蓋了整個天球,用於劃分天空的各個區域,便於天文學家和其他觀測者定位和研究天體。星座的劃分基於歷史和文化傳統,同時結合了現代天文學的需求。
星座的概念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例如巴比倫、希臘、埃及和中國等。早期的星座主要用於導航、農業和神話故事的傳播。古希臘天文學家托勒密在《天文學大成》中列出了48個星座,這些星座成為西方天文學的基礎。
1922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正式確定了88個現代星座的邊界,以消除不同文化中星座命名的差異,並為天文學研究提供統一的標準。
88個星座被分為北天星座和南天星座,其中北天星座主要在北半球可見,南天星座則主要在南半球可見。此外,還有一些星座位於天球赤道附近,可以在兩個半球的部分地區觀測到。
黃道十二宮是占星學中使用的概念,基於太陽在黃道帶上的運行路徑劃分。雖然黃道十二宮的名稱與部分星座相同,但現代天文學中的星座與占星學中的黃道十二宮並不完全對應。例如,黃道帶實際上穿過13個星座,而非12個。
國際星座是現代天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不僅為科學研究提供了便利,還承載了人類對宇宙的探索和想像。通過了解星座,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天空的奧秘和人類與宇宙的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