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模理論(Schema Theory)是認知心理學中的一個重要概念,最早由瑞士心理學家讓·皮亞傑(Jean Piaget)提出,並在後來的研究中被廣泛套用和發展。基模理論主要探討人類如何通過已有的知識結構(即「基模」)來理解和處理新信息。
基模是一種心理結構或框架,用於組織和解釋信息。它是個體在長期的學習和經驗中形成的,能夠幫助我們快速理解新事物、預測未來事件並指導行為。基模可以是關於物體、事件、情境或概念的,例如「狗」的基模可能包括四條腿、會吠叫、是寵物等特徵。
基模是通過個體的經驗和學習逐漸形成的。皮亞傑認為,基模的形成和發展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涉及兩個主要機制:
基模理論在教育、臨床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等領域有廣泛套用。例如:
儘管基模理論在解釋人類認知過程中具有重要價值,但也受到一些批評。例如,基模理論可能過於簡化複雜的認知過程,且難以解釋個體差異。此外,基模的靈活性有限,可能導致對新信息的偏見或誤解。
總的來說,基模理論為我們理解人類認知和行為提供了重要的框架,但在實際套用中仍需結合具體情境進行靈活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