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膜心理學(Schema Therapy)是由傑弗里·楊(Jeffrey E. Young)在20世紀80年代提出的一種心理治療方法。它結合了認知行為療法、依戀理論、客體關係理論和格式塔療法的元素,旨在幫助個體理解和改變長期存在的、適應不良的心理模式,這些模式被稱為「基膜」(Schemas)。
基膜是指個體在童年時期形成並持續到成年的核心信念和情感模式,這些模式通常源於未滿足的情感需求,如安全感、愛、歸屬感或自主性。基膜心理學認為,這些模式會影響個體的思維、情感和行為,並在成年後的人際關係和生活中反覆出現,導致心理困擾。
基膜心理學的治療過程通常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基膜心理學特別適用於治療人格障礙、慢性抑鬱和焦慮等複雜心理問題。它強調治療關係的重要性,認為治療師的支持和共情是幫助個體改變基膜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