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偷金》是清代著名小說家蒲松齡所著《聊齋志異》中的一篇短篇小說。故事講述了一個名叫王成的窮書生,因生活困苦,常常夢見自己偷取金子。一日,他夢見自己偷了一大袋金子,醒來後竟然發現床頭真的有一袋金子。王成欣喜若狂,以為是天賜之財,便用這些金子改善了生活。
然而,好景不長,王成漸漸沉迷於享樂,不再勤奮讀書,最終因揮霍無度而再次陷入貧困。這時,他意識到夢中的金子並非真正的財富,而是對他的一種考驗和警示。故事通過王成的經歷,揭示了貪慾的危害,告誡人們要腳踏實地,不可貪圖不義之財。
《夢偷金》以簡潔的筆觸和深刻的寓意,展現了蒲松齡對社會現實的批判和對人性的深刻洞察,成為《聊齋志異》中頗具教育意義的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