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周公」是一個源自中國古代的典故,常用來借代睡覺或做夢。這個說法與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有關。據《論語·述而》記載,孔子曾說:「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這句話表達了孔子對自己年邁的感嘆,同時也表明他曾經經常夢見周公。
周公是周朝初年的重要政治家、思想家,被認為是禮樂制度的奠基者,深受孔子敬仰。孔子將周公視為理想的聖人,因此「夢周公」不僅代表睡覺或做夢,還隱含了對聖賢的追思和對理想的嚮往。
後來,「夢周公」逐漸演變成一種幽默或委婉的說法,用來形容人進入夢鄉。例如,當某人睏倦或睡著時,可以用「去見周公了」或「夢周公去了」來形容,既生動又富有文化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