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堂》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一首五言古詩。這首詩通過描繪夢境中的場景,表達了詩人對人生無常和世事變遷的感慨。詩中寫道:「夢中得何物,一夜到天明。堂上有遺像,堂下無遺形。」詩人通過夢境中的堂屋,暗示了人生的虛幻和無常。詩中的「遺像」和「遺形」象徵著過去的存在和記憶,而現實中卻已無處尋覓,反映了詩人對逝去時光的無奈和感慨。
白居易的詩作以平易近人、情感真摯著稱,他的作品常常通過對日常生活的描寫,表達深刻的人生哲理。《夢堂》正是這樣一首詩,通過夢境與現實的對比,揭示了人生的短暫和無常,引發讀者對生命意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