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應熊羆》是中國古代的一個典故,出自《左傳·宣公十五年》。故事講述了晉國大夫魏武子在夢中見到一隻熊羆,醒來後請人解夢。解夢者告訴他,熊羆代表強大的敵人,預示晉國將面臨外患。然而,魏武子並未因此退縮,反而積極備戰,最終成功抵禦了敵人的進攻。
這個典故常被用來比喻人在面對困難或挑戰時,應保持警覺並積極應對,而不是被預兆所嚇倒。它也體現了中國古代文化中「居安思危」的思想,強調在和平時期也要為可能的危機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