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溪筆談》是北宋科學家沈括所著的一部綜合性筆記體著作,內容涵蓋了自然科學、人文歷史、地理天文等多個領域。其中關於「虹」的記載,反映了沈括對自然現象的觀察和思考。
在《夢溪筆談》中,沈括對虹的形成進行了詳細的描述。他指出,虹是陽光照射到雨滴上,經過折射和反射後形成的自然現象。沈括觀察到,虹通常出現在雨後初晴的時候,陽光穿過雨滴,形成了七彩的光譜。他還注意到,虹的顏色排列順序是固定的,從外到內依次為紅、橙、黃、綠、藍、靛、紫。
沈括的觀察和描述在當時是非常先進的,他不僅準確地描述了虹的形成機制,還指出了虹的顏色排列規律。這些觀察和思考,體現了沈括對自然現象的敏銳洞察力和科學精神。
此外,沈括還在《夢溪筆談》中提到了「霓」的現象,即雙彩虹。他解釋說,霓是陽光在雨滴中經過兩次反射後形成的,因此顏色排列與虹相反,外圈為紫色,內圈為紅色。這一解釋也符合現代光學原理。
沈括的《夢溪筆談》不僅是一部科學著作,也是一部文化瑰寶。他對自然現象的觀察和解釋,不僅豐富了當時的科學知識,也為後世的科學研究提供了寶貴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