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溪筆談》是北宋科學家、政治家沈括所著的一部綜合性筆記體著作,內容涵蓋了天文、地理、物理、化學、生物、醫藥、文學、藝術等多個領域。其中有一則關於「正午牡丹」的記載,頗具科學觀察的精神。
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記載,他在洛陽任職期間,曾觀察到牡丹花在正午時分開放的現象。當時洛陽的牡丹花在正午時分盛開,而其他時間則閉合。沈括對此現象進行了詳細的觀察和記錄,並提出了自己的見解。他認為,牡丹花在正午時分開放,可能與陽光的照射強度有關。正午時分陽光最強,溫度也較高,牡丹花為了適應環境,選擇在這個時間段開放,以便更好地進行光合作用和傳粉。
沈括的觀察和分析體現了中國古代科學家對自然現象的細緻觀察和理性思考。他的記錄不僅為後人提供了寶貴的科學資料,也展示了中國古代科學研究的嚴謹態度。
這一記載在《夢溪筆談》中具體見於卷二十四《雜誌一》,是沈括對植物生理現象的一次科學觀察與記錄,反映了中國古代科學家的探索精神和對自然規律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