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獲救》是中國古代文學中的一篇著名故事,出自《莊子·外物》。故事講述了一個人在夢中經歷了種種苦難,最終被救出,醒來後卻發現這一切不過是一場夢。這個故事寓意深刻,反映了莊子的哲學思想,尤其是關於現實與夢境、生死與覺悟的探討。
故事的主要情節是:一個人夢見自己被困在一個危險的境地,經歷了恐懼和痛苦,最終被一位神秘的力量所救。醒來後,他發現自己安然無恙,才意識到這一切不過是夢境。這個故事啟發人們思考現實與夢境的界限,以及人生的虛幻與真實。
莊子通過這個故事表達了對人生無常和虛幻的看法,提醒人們不要過於執著於現實中的得失,而應該以超然的態度看待世界。這種思想與莊子的「齊物論」和「逍遙遊」等核心哲學觀念相呼應,強調了心靈的自由和對世俗束縛的解脫。
《夢獲救》不僅是一篇文學作品,更是一種哲學啟示,引導人們思考生命的意義和存在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