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克多·E·弗蘭克爾(Viktor E. Frankl,1905年3月26日-1997年9月2日)是奧地利著名的神經學家、精神病學家,同時也是存在主義心理治療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最為人熟知的貢獻是創立了「意義治療法」(Logotherapy),這是一種以尋找生命意義為核心的心理治療方法。
弗蘭克爾的理論深受其個人經歷的影響,特別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被關押在納粹集中營中,這段經歷使他深刻體會到即使在極端苦難的環境中,人類依然能夠通過尋找意義來維持心理的堅韌。他的著作《活出意義來》(Man's Search for Meaning)詳細記錄了他在集中營中的經歷以及他如何通過意義治療法幫助自己和他人找到生存的動力。
弗蘭克爾認為,人類的主要驅動力是追求意義,而不是弗洛伊德所強調的追求快樂或阿德勒所強調的追求權力。他提出,即使在最困難的境遇中,人們也可以通過三種方式來發現生命的意義:通過創造或工作、通過體驗價值(如愛、美、文化等)、以及通過面對不可避免的苦難時所採取的態度。
弗蘭克爾的意義治療法不僅在心理學領域產生了深遠影響,也對哲學、宗教和文學等多個領域產生了廣泛的影響。他的思想幫助許多人找到了面對生活中各種挑戰的勇氣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