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郊與韓愈是唐代著名的文學家,兩人雖同屬古文運動的代表人物,但性格上有顯著差異。
孟郊性格孤僻,情感深沉,常表現出憂鬱和憤世嫉俗的情緒。他的詩作多反映個人生活的困苦和對社會現實的不滿,如《遊子吟》中「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表達了對母親的深情和對離別的哀傷。孟郊的作品常帶有一種悲涼和孤獨的色彩,體現了他的內向和敏感。
韓愈則性格剛直,富有正義感和責任感。他在文學上倡導「文以載道」,強調文章應具有教化和啟迪作用。韓愈的文章風格雄渾有力,常表現出對時局的關切和對社會不公的批判。他的《師說》和《進學解》等作品,不僅體現了他對學問的嚴謹態度,也反映了他積極入世、勇於擔當的性格特點。
總體而言,孟郊性格內向、情感細膩,作品多抒發個人情感;而韓愈性格外向、積極進取,作品多關注社會現實和道德教化。兩人性格的差異也深刻影響了各自的文學創作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