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恆概念在心理學中,特別是在發展心理學中,是一個重要的理論,由瑞士心理學家讓·皮亞傑(Jean Piaget)提出。守恆概念指的是兒童在認知發展過程中,能夠理解某些物理屬性(如數量、體積、重量等)在外觀或形式改變時保持不變的能力。
皮亞傑通過一系列實驗發現,兒童在認知發展的不同階段對守恆的理解有所不同。例如,在著名的液體守恆實驗中,當液體從一個寬而矮的容器倒入一個高而窄的容器時,年幼的兒童往往認為液體的量發生了變化,因為他們只關注液體的高度變化,而忽略了容器的寬度。這表明他們尚未掌握守恆概念。
皮亞傑將兒童的認知發展分為幾個階段,其中守恆概念主要出現在具體運算階段(大約7到11歲)。在這個階段,兒童開始能夠理解守恆,並能夠進行邏輯思考,儘管這種思考仍然依賴於具體的、可視的物體和事件。
守恆概念的發展是兒童認知成熟的一個重要標誌,它不僅涉及數學和邏輯思維的發展,也反映了兒童對世界理解能力的增強。通過教育和適當的引導,可以幫助兒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守恆概念,從而促進其整體認知能力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