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形心理學中的連續法則(Law of Continuity)是完形心理學中的一項重要原則,主要探討人類如何組織和感知視覺信息。根據這一法則,當人們觀察一組元素時,會傾向於將那些沿著平滑路徑或連續方向排列的元素視為一個整體,而不是將它們看作獨立的個體。
具體來說,連續法則表明,人類的視覺系統更傾向於將線條、曲線或其他形狀的延伸部分視為連續的,即使這些部分被其他元素打斷或遮擋。這種傾向性幫助我們在複雜的視覺場景中快速識別模式和結構,從而簡化信息的處理過程。
例如,當看到一條被物體部分遮擋的曲線時,我們仍然會將其視為一條完整的曲線,而不是兩條不相關的線段。這種感知現象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見,例如在閱讀文字、觀察道路標誌或欣賞藝術作品時。
連續法則與其他完形法則(如接近法則、相似法則、閉合法則等)共同作用,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和解釋人類如何組織和解釋複雜的視覺信息。這些法則不僅在心理學領域具有重要意義,也在設計、藝術和人機互動等領域得到廣泛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