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子夢蟲,出自《左傳·宣公十五年》,原文為「康子夢蟲,文子占之,曰:『君其有疾乎?』」這裡的「康子」指的是魯國的貴族季康子,他在夢中見到蟲,於是請文子(即季文子)占卜。文子占卜後認為,康子可能會生病。這個典故後來被用來形容人對身體健康的擔憂,或者是對未來可能發生的不幸事件的預感。
在現代漢語中,「康子夢蟲」這個成語並不常用,但它所蘊含的寓意仍然具有一定的文化價值。它提醒人們,對於身體健康和生活中的各種預兆,應當給予足夠的重視,及時採取措施,以預防可能的風險和疾病。同時,這個成語也反映了古人對於夢境與現實之間關係的探索和思考,體現了古代文化中對自然現象和人體健康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