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的解析》(德語:Die Traumdeutung)是奧地利心理學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於1899年出版的一部重要著作,被認為是精神分析學的奠基之作。在這本書中,弗洛伊德首次系統地提出了關於夢的理論,並深入探討了夢的心理學意義。
弗洛伊德認為,夢是潛意識欲望和衝突的表現,是人們在清醒時被壓抑的願望在睡眠中的釋放。他將夢分為顯夢(manifest content)和隱夢(latent content)。顯夢是指夢的表面內容,即人們在夢中直接體驗到的情節和圖像;而隱夢則是指夢的深層含義,即隱藏在顯夢背後的潛意識欲望和情感。
弗洛伊德提出了夢的工作機制(dream work),包括以下幾種方式:
弗洛伊德還強調,夢中的內容往往與童年經歷、性慾和未滿足的願望有關。他認為,通過分析夢,可以揭示個體的潛意識衝突和心理問題,從而幫助治療精神疾病。
《夢的解析》不僅在心理學領域產生了深遠影響,也對文學、藝術、文化研究等領域產生了重要啟發。儘管弗洛伊德的理論在後來的心理學發展中受到了一些批評和修正,但其對夢的研究仍然被視為心理學史上的里程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