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三大期通常指的是個體心理發展的三個階段:嬰兒期、兒童期和青春期。每個階段都有其獨特的心理特徵和發展任務。
-
嬰兒期(0-2歲):
- 主要特徵:嬰兒期的心理發展主要集中在感知覺和運動能力的發展上。嬰兒通過感官探索世界,逐漸形成對外界的基本認知。
- 發展任務:建立基本的信任感,形成對主要照顧者的依戀關係。根據埃里克森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嬰兒期的主要任務是解決「信任與不信任」的衝突。
-
兒童期(3-12歲):
- 主要特徵:兒童期的心理發展包括認知、情感和社會技能的發展。兒童開始學習語言、邏輯思維和社交技能,逐漸形成自我概念。
- 發展任務:發展自主性和主動性,學會與同齡人合作和競爭。根據埃里克森的理論,兒童期的主要任務是解決「自主與羞恥、懷疑」以及「主動與內疚」的衝突。
-
青春期(13-19歲):
- 主要特徵:青春期的心理發展以身份認同和獨立性的形成為核心。青少年開始探索自我,形成獨立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 發展任務:建立自我同一性,解決身份認同的危機。根據埃里克森的理論,青春期的主要任務是解決「同一性與角色混亂」的衝突。
這三個階段是心理發展的關鍵時期,每個階段的成功過渡對個體的心理健康和未來的社會適應能力具有重要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