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一項針對全國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狀況調查結果顯示,新冠疫情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造成了顯著影響,焦慮、抑鬱等情緒問題發生率較疫情前有所上升。專家呼籲,社會各界應重視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加強心理疏導和干預,幫助他們走出疫情陰霾,健康成長。
調查顯示, 疫情期間,青少年長時間居家學習、缺乏社交活動,以及面對疫情的不確定性和恐懼,是導致其心理問題的主要原因。部分青少年出現了情緒低落、興趣減退、睡眠障礙等症狀,嚴重者甚至產生自傷、自殺等極端行為。
針對這一問題, 專家建議,家長應加強與孩子的溝通,關注孩子的情緒變化,及時給予關心和支持。學校應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幫助學生掌握情緒調節和壓力管理技巧。同時,社會各界也應共同努力,為青少年營造積極健康的成長環境,幫助他們樹立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目前, 一些地方已經採取了積極措施,例如開設心理諮詢熱線、組織心理健康講座等,為青少年提供心理支持和幫助。相信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將得到有效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