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伯拉罕·馬斯洛(Abraham Maslow)是20世紀著名的心理學家,被譽為「人本主義心理學之父」。他最為人熟知的貢獻是提出了「需求層次理論」(Hierarchy of Needs),這一理論在心理學、教育學、管理學等多個領域產生了深遠影響。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將人類需求分為五個層次,從低到高依次為:
馬斯洛認為,人類的需求是按照層次逐步滿足的,只有在低層次需求得到滿足後,高層次需求才會成為行為的驅動力。這一理論不僅幫助人們理解人類行為的動機,還為個人成長和組織管理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依據。
除了需求層次理論,馬斯洛還提出了「自我實現者」(Self-Actualized Individuals)的概念,認為這些人具有創造力、獨立性、高峰體驗等特質。他的研究強調人類潛能的積極面,推動了心理學從病理學導向轉向關注人類的積極心理狀態。
馬斯洛的思想對現代心理學、教育學和領導力研究產生了深遠影響,至今仍被廣泛引用和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