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中的「擁有效應」(Endowment Effect)是一種認知偏差,指人們對自己擁有的物品賦予比實際更高的價值。這一現象由理察·塞勒(Richard Thaler)於1980年提出,並在行為經濟學中得到廣泛研究。
核心概念
擁有效應表明,人們對自己擁有的物品(如杯子、書籍或電子產品)往往估價高於市場價,即使這些物品的實際價值並不高。這種現象反映了人們對損失的厭惡,即失去某物帶來的痛苦感大於獲得同等物品的愉悅感。
實驗支持
經典實驗包括「馬克杯實驗」:研究者將參與者分為兩組,一組獲得馬克杯,另一組沒有。結果顯示,擁有馬克杯的參與者對杯子的估價遠高於未擁有者。這表明,擁有權本身顯著影響了人們對物品的價值判斷。
原因分析
實際套用
總結
擁有效應揭示了人類心理中所有權與價值判斷之間的複雜關係。理解這一現象有助於在日常生活和商業活動中做出更明智的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