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主義(Authoritarianism)在心理學中通常指的是一種人格特質或社會態度,其核心特徵是對權威的強烈服從和對社會秩序的高度重視。具有權威主義傾向的個體往往表現出對權威人物的無條件服從、對傳統價值觀的強烈認同,以及對異己或不同意見的排斥和敵視。
權威主義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紀中葉,尤其是二戰後的社會心理學家對法西斯主義興起的研究。心理學家西奧多·阿多諾(Theodor Adorno)等人提出了「權威主義人格」(Authoritarian Personality)的概念,認為這種人格特質與反民主、種族主義和排外主義等態度密切相關。
阿多諾等人開發的「F量表」(Fascism Scale)被廣泛用於測量權威主義傾向。研究發現,具有權威主義人格的個體往往在童年時期經歷了嚴厲的管教,這可能導致他們對權威既恐懼又依賴。
權威主義不僅影響個體的行為,還可能對整個社會產生深遠影響。例如:
儘管權威主義理論在心理學中具有重要地位,但也受到了一些批評。例如,有人認為阿多諾的F量表存在文化偏見,且權威主義的概念可能過於簡化複雜的社會現象。此外,權威主義並非一成不變的特質,它可能受到社會環境、經濟條件和歷史背景的影響。
權威主義是一種複雜的社會心理現象,涉及個體對權威、傳統和秩序的強烈認同。它不僅影響個體的行為和社會態度,還可能對社會的政治和文化產生深遠影響。理解權威主義的根源和表現,有助於更好地應對社會中的極端化和衝突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