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中的猴子實驗,尤其是哈里·哈洛(Harry Harlow)的恆河猴實驗,是心理學史上極具影響力的研究之一。哈洛通過這些實驗探討了依戀、母愛和社會隔離對個體發展的影響。
哈洛在20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進行了一系列實驗,主要研究對象是恆河猴。這些實驗旨在研究嬰兒與母親之間的依戀關係,尤其是接觸安慰(contact comfort)在情感發展中的作用。
哈洛設計了兩個「代理母親」:
哈洛將幼猴與這兩個代理母親放在一起,觀察它們的行為。
哈洛的實驗揭示了依戀關係對個體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尤其是接觸安慰在情感發展中的核心作用。這些發現對兒童心理學、發展心理學以及社會政策(如兒童福利和收養政策)產生了深遠影響。
儘管哈洛的實驗為心理學提供了寶貴的數據,但其方法也引發了倫理爭議。實驗中對動物的隔離和情感剝奪被認為是不人道的,現代心理學研究更加注重倫理規範和保護研究對象。
哈洛的猴子實驗不僅改變了人們對依戀關係的理解,也為後續的心理學研究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