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暨社會派的實施程式是一種結合心理學和社會學理論的綜合性方法,主要用於解決個人和群體的心理與社會問題。以下是其實施程式的主要步驟:
-
問題評估:
- 初步訪談:與個案進行初步接觸,了解其基本情況和主要問題。
- 資料收集:通過問卷、訪談、觀察等方式,收集個案的心理和社會背景資料。
- 問題界定:根據收集到的資料,明確問題的性質和範疇。
-
理論應用:
- 心理學理論應用:根據個案的心理狀況,選擇合適的心理學理論進行分析,如認知行為理論、心理動力學等。
- 社會學理論應用:考慮個案的社會環境,應用社會學理論,如社會支持理論、社會網絡理論等。
-
計劃制定:
- 目標設定:根據問題評估和理論應用,設定具體、可實現的目標。
- 策略選擇:選擇合適的乾預策略,如心理治療、社會工作介入、社區資源整合等。
-
乾預實施:
- 個別輔導:針對個案的心理問題,進行一對一的心理輔導或治療。
- 團體活動:組織團體活動,促進個案與他人的互動和社會支持。
- 社區介入:協調社區資源,提供社會支持和服務。
-
監控與評估:
- 過程監控:在乾預過程中,持續監控個案的進展和反應。
- 效果評估:通過問卷、訪談等方式,評估乾預的效果,判斷目標是否達成。
-
調整與改進:
- 反饋收集:根據評估結果,收集個案和相關人員的反饋。
- 計劃調整:根據反饋和評估結果,調整乾預計劃和策略,以達到更好的效果。
-
結束與跟進:
- 結束階段:當目標達成或乾預達到預期效果時,正式結束乾預。
- 跟進服務:提供後續的跟進服務,確保個案的問題不會復發,並持續提供必要的支持。
通過以上步驟,心理暨社會派的實施程式能夠全面、系統地解決個案的心理和社會問題,促進其整體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