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D(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是國際疾病分類的縮寫,由世界衛生組織(WHO)制定和發布,用於對疾病、健康問題及相關醫療條件進行分類和編碼。ICD的最新版本是ICD-11,於2019年正式發布,並於2022年1月1日起在全球範圍內實施。
在ICD-11中,心理疾病被歸類為「精神、行為或神經發育障礙」(Mental, Behavioural or Neurodevelopmental Disorders),具體包括以下幾大類:
神經發育障礙(Neurodevelopmental Disorders)
如智力發育障礙、自閉症譜系障礙、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等。
精神分裂症譜系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礙(Schizophrenia Spectrum and Other Psychotic Disorders)
包括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礙、短暫精神病性障礙等。
心境障礙(Mood Disorders)
如抑鬱症、雙相情感障礙、持續性抑鬱障礙(惡劣心境)等。
焦慮及恐懼相關障礙(Anxiety and Fear-Related Disorders)
包括廣泛性焦慮障礙、驚恐障礙、社交焦慮障礙、特定恐懼症等。
強迫及相關障礙(Obsessive-Compulsive and Related Disorders)
如強迫症、軀體變形障礙、囤積障礙等。
應激相關障礙(Disorders Specifically Associated with Stress)
包括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急性應激反應、適應障礙等。
解離性障礙(Dissociative Disorders)
如解離性身份障礙、解離性遺忘症等。
軀體不適及軀體形式障礙(Bodily Distress and Bodily Experience Disorders)
如軀體症狀障礙、疾病焦慮障礙(疑病症)等。
進食障礙(Feeding and Eating Disorders)
包括神經性厭食症、神經性貪食症、暴食症等。
睡眠-覺醒障礙(Sleep-Wake Disorders)
如失眠障礙、嗜睡症、夢魘障礙等。
性功能障礙(Sexual Dysfunctions)
如性慾減退障礙、勃起功能障礙、性高潮障礙等。
性別不一致(Gender Incongruence)
指個體性別認同與生理性別不一致的情況。
破壞性行為及衝動控制障礙(Disruptive Behaviour and Impulse-Control Disorders)
如對立違抗障礙、間歇性暴怒障礙等。
物質使用及成癮行為相關障礙(Disorders Due to Substance Use or Addictive Behaviours)
包括酒精使用障礙、藥物依賴、賭博障礙等。
神經認知障礙(Neurocognitive Disorders)
如阿爾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創傷性腦損傷相關認知障礙等。
人格障礙(Personality Disorders)
如邊緣型人格障礙、反社會型人格障礙、強迫型人格障礙等。
ICD-11對心理疾病的分類更加注重臨床實用性,強調症狀的功能性影響,並簡化了診斷標準,使其更易於在全球範圍內使用。這一分類系統為心理健康領域的診斷、治療和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