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計量學(Psychometrics)是心理學的一個分支,主要研究心理特質的測量方法和工具的開發與套用。其核心目標是通過科學的方法量化心理現象,如智力、人格、態度、情緒等,以便進行客觀的評估和比較。心理計量學的理論基礎包括統計學、測量理論和心理學,其套用範圍廣泛,涉及教育、臨床、組織管理等多個領域。
信度(Reliability):指測量工具的一致性和穩定性。高信度的工具在不同時間或不同條件下測量同一特質時,結果應保持一致。常見的信度評估方法包括重測信度、內部一致性信度和評分者間信度。
效度(Validity):指測量工具是否真正測量了其所聲稱要測量的心理特質。效度分為內容效度、結構效度和效標效度等。高效度的工具能夠準確反映目標特質的真實情況。
標準化(Standardization):指在測量工具的開發和實施過程中,確保所有受試者在相同的條件下接受測試,以便結果具有可比性。標準化通常包括統一的指導語、評分標準和常模(norm)。
常模(Norm):指在特定群體中通過大規模測試得出的參考標準,用於解釋個體測試結果的相對位置。例如,智商測試的常模通常基於普通人群的平均值和標準差。
總之,心理計量學通過科學的方法為心理特質的測量提供了重要工具,但其開發和套用需要不斷最佳化和反思,以確保測量結果的準確性和公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