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身疾病是指心理社會因素在疾病的發生、發展、治療和預後中起重要作用的疾病。這類疾病不僅涉及生理層面的異常,還與個體的心理狀態、社會環境密切相關。常見的例子包括高血壓、消化性潰瘍、哮喘、偏頭痛等。心理因素如壓力、焦慮、抑鬱等,可能通過影響神經內分泌系統和免疫系統,進而導致或加重軀體疾病。
心身疾病的治療通常需要綜合干預,包括藥物治療、心理治療(如認知行為療法、放鬆訓練等)以及生活方式的調整。通過改善心理狀態和社會支持,可以有效緩解症狀並促進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