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谷理論(Uncanny Valley)是由日本機器人學家森昌弘(Masahiro Mori)在1970年提出的一種心理學現象。該理論描述了人類對機器人和非人類物體的情感反應,特別是當這些物體在外觀和行為上與人類非常相似,但又存在細微差異時,人們會感到一種不安和恐懼。
根據森昌弘的理論,當機器人的外觀和行為與人類相似度較低時,人類對其的情感反應是積極的,但隨著相似度的增加,這種積極情感會逐漸上升。然而,當相似度達到某個臨界點時,人類的情感反應會突然急劇下降,進入所謂的「恐怖谷」。在這個階段,機器人或物體的外觀和行為雖然非常接近人類,但某些細微的不自然之處會引發人類的恐懼和不適感。
恐怖谷現象可以解釋為人類對「似人非人」事物的本能反應。這種反應可能與進化過程中對潛在威脅的警覺性有關。在自然界中,能夠模仿人類行為的生物或物體可能是危險的,因此人類對這種「似人非人」的事物會產生本能的排斥和恐懼。
恐怖谷理論在機器人學、動畫、電影製作和虛擬實境等領域有著廣泛的套用。設計師們通常需要在逼真度和避免恐怖谷效應之間找到平衡,以確保他們的作品能夠引起觀眾的積極情感反應,而不是恐懼和不適。
總的來說,恐怖谷理論揭示了人類對高度逼真但又不完全符合人類特徵的物體或形象的特殊心理反應,這種現象在科技和藝術創作中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