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心理諮詢案例
來訪者背景
來訪者小張,25歲,男性,碩士研究生在讀。他自稱長期受拖延症困擾,尤其是在學業任務上表現尤為明顯。儘管他知道任務的重要性,但總是無法按時開始或完成,導致學業壓力越來越大,甚至出現焦慮和失眠的情況。
主要問題
諮詢過程
初步評估
諮詢師通過與小張的溝通,了解到他的拖延行為主要集中在學業任務上。小張表示,他對任務的要求過高,擔心自己無法做到完美,因此選擇逃避。此外,他還提到自己對時間的感知較弱,容易低估任務所需的時間。
問題分析
諮詢師認為小張的拖延行為可能與以下心理因素有關:
干預措施
諮詢師為小張制定了以下干預計畫:
效果評估
經過6次諮詢,小張的拖延行為有所改善。他能夠更好地分解任務,並按計畫執行。焦慮情緒也有所緩解,睡眠質量得到提升。小張表示,雖然偶爾仍會拖延,但他已經掌握了應對的方法,能夠更積極地面對任務。
案例總結
拖延症的形成往往與個體的認知、情緒和行為模式密切相關。通過心理諮詢,來訪者可以逐步調整認知、改善行為模式,並學會有效的情緒調節方法,從而緩解拖延行為帶來的負面影響。本案例中,小張的改善得益於認知調整、任務分解和時間管理訓練的綜合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