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主義心理學(Operant Psychology)是由美國心理學家伯爾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納(B.F. Skinner)提出的一種心理學理論,屬於行為主義心理學的一個重要分支。斯金納通過實驗研究,特別是對動物行為的觀察,提出了操作條件作用(Operant Conditioning)的概念,強調行為是由其後果所塑造的。
操作行為(Operant Behavior):
指個體主動發出的行為,這些行為會對環境產生影響,並通過其結果被強化或弱化。與經典條件作用中的「反應行為」不同,操作行為是自發的、有目的的行為。
強化(Reinforcement):
強化是指通過某種刺激或結果來增加某種行為發生的頻率。強化分為兩種:
懲罰(Punishment):
懲罰是指通過某種刺激或結果來減少某種行為的發生。懲罰也分為兩種:
消退(Extinction):
當某種行為不再被強化時,該行為的發生頻率會逐漸降低,最終可能消失。
強化程式(Schedules of Reinforcement):
強化程式是指強化在不同時間或行為次數上的安排方式。常見的強化程式包括:
操作主義心理學的理論在多個領域得到了廣泛套用:
儘管操作主義心理學在解釋和預測行為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但也受到了一些批評:
總的來說,操作主義心理學為理解行為提供了重要的理論框架,但在實際套用中需要結合其他心理學理論和方法,以獲得更全面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