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座日光節約,也稱為夏令時(Daylight Saving Time, DST),是一種調整時間的制度,目的是在夏季充分利用自然光照,減少人工照明的使用。具體做法是在春季將時鐘調快一小時,使日落時間相對延後,從而延長傍晚的光照時間;到了秋季再將時鐘調回標準時間。
日光節約的概念最早由美國科學家班傑明·富蘭克林在1784年提出,但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和奧地利才首次正式實施,目的是節約能源。隨後,其他國家也陸續採用這一制度。
目前,全球約有70個國家和地區採用日光節約制度,但具體實施方式因地區而異。例如,中國大陸自1992年起已停止使用日光節約,而美國、加拿大、歐洲大部分國家仍在實施。
星座日光節約是一種通過調整時間來充分利用自然光照的制度,雖然有助於節約能源和促進戶外活動,但也存在一定的爭議和挑戰。是否採用這一制度,通常取決於各國或地區的實際情況和政策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