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會訂定「諮商心理師專業倫理守則」的目的在於確保諮商心理師在執業過程中能夠遵循專業倫理標準,保障服務對象的權益,並維護諮商心理師的專業形象與社會信任。以下是訂定該守則的主要考量:
保障服務對象的權益
諮商心理師的工作涉及個人隱私、心理健康及情感問題,服務對象往往處於脆弱狀態。倫理守則的訂定有助於確保諮商心理師在執業過程中尊重服務對象的自主性、隱私權及福祉,避免因專業行為不當而對服務對象造成傷害。
規範專業行為
諮商心理師的工作具有高度專業性,倫理守則提供明確的行為規範,幫助諮商心理師在面對複雜情境時做出符合倫理的決定,避免利益衝突、濫用專業權力或違反職業道德的行為。
維護專業形象與公眾信任
諮商心理師作為心理健康領域的專業人員,其行為直接影響社會對該專業的信任度。倫理守則的訂定有助於建立並維持公眾對諮商心理專業的信任,確保專業服務的品質與可信度。
促進專業發展
倫理守則不僅是行為規範,也是專業發展的重要基礎。透過倫理守則的實踐,諮商心理師能夠不斷反思與提升專業能力,並在專業社群中形成共識,推動諮商心理領域的整體發展。
回應法律與社會期待
諮商心理師的執業行為需符合法律規範及社會期待。倫理守則的訂定有助於確保諮商心理師的行為符合法律要求,並回應社會對專業倫理的高度期待。
提供倫理決策的依據
在諮商過程中,諮商心理師可能面臨複雜的倫理困境。倫理守則提供明確的指引,幫助諮商心理師在面對挑戰時做出符合倫理的決策,並在必要時尋求專業支持或諮詢。
綜上所述,「諮商心理師專業倫理守則」的訂定是為了確保諮商心理師在執業過程中能夠秉持專業精神,維護服務對象的權益,並促進諮商心理專業的永續發展。